要做好“城市旅游”文章,必须打造出一批具有吸引力、震撼力的城市旅游“拳头产品”。
▲河坊街为杭州历史文化街区,街上最具影响的有胡雪岩故居和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成为此街的一大亮点(图 /汪建伟)
推进“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历史性跨越,不但要有城市旅游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更需要有城市旅游发展的新项目、新举措、新载体。迈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始终坚持建设“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目标不动摇,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一起抓,不断在“城市旅游”思路上动脑筋、做文章,在“城市旅游”举措上求创新、谋发展。
举措1:实施综合保护工程,不断推出城市自然人文“新景观”
打造一流的自然人文景观,不断推出城市旅游新产品,是推进城市旅游发展的首要条件。要做好“城市旅游”文章,必须打造出一批具有吸引力、震撼力的城市旅游“拳头产品”。2001年以来,为保护、开发、利用现有的城市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杭州先后实施了西湖、西溪湿地、运河、市区河道、良渚、湘湖等综合保护工程,这些综合保护工程最后的产品都是重量级的旅游产品,无一例外。像杭州这样的旅游城市,包括青岛在内,需要隔三差五、甚至一两年就推出一个重量级的旅游产品。好酒也怕巷子深,旅游是要吸引回头客,而不是一锤子买卖。旅游业需要永葆青春,需要不断创新。西湖增加了180多个景点,每年推出一批“新西湖”“新西溪”“新运河”,有效保护了城市人文资源,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扩大了城市旅游景观,走出了一条自然人文景观有机更新的新路子,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旅游产品,打造了一大批“专家叫好、百姓叫座”的城市旅游精品。
西安有个很好的例子值得借鉴。西安老城区有个保护下来的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高家大院”,“高家大院”修旧如旧地保留了原先的文化特色,现在已经转化成为一个旅游产品。杭州西湖在推陈出新的方面也有目共睹,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样。为了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西湖的美景,2007年杭州推出了“三评西湖十景”,老的景区也要推陈出新,甚至跳出老的景区建设新的景区,于是我们就有了千岛湖等景区。
举措2: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城市传统文化“老街区”
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恢复城市文化的“历史记忆”,是发展城市旅游的重要内容。要做好“城市旅游”文章,必须打造出一批具有城市文化感召力、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传统街区。杭州在运河边保留下来的三个街区获得了世界文化遗产以及联合国人居奖。原先这里的房子是破破烂烂的危房,拆迁的推土机已经停在了小区街道边,当时作为市委书记,我的意见是不能拆,全保护下来,鼓励老百姓在这条历史街区开店,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形成了自然业态。后来在这条历史街区,又开了一个大排档夜间街区。杭州发展夜间经济,一共规划了17个大排档夜市,其中有一个大排档夜市还拿到了国家级商业街的称号。以前杭州也没有大排档,也是要消灭大排档的。我到台湾去旅游,发现台湾旅游最热的景点不是台北故宫,而是士林夜市,这给了我们很大震动。一个旅游城市,游客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旅游产品,一定要换位思考。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大排档是首选。对于滨海城市的旅游产品来说也是一样。有次我到三亚度假,宾馆就在海边,我是一个游泳爱好者,经常游个两小时左右,再去老城区那些背街小巷和历史街区逛逛,然后去大排档吃饭。换位思考,我们作为市委书记、市长,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去满足普通游客的需求?
近年来,杭州坚持“保老城、建新城”的思路和“保护第一、应保尽保”原则,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历史建筑保护、历史街区(地段)保护、有价值的老房子保护,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这些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使其流传后世、永续利用。在一条街区上,你既能看到21世纪的建筑,也可以看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还可以看到清代甚至明代的建筑。虽然明代的、宋代的建筑也不多了,但是这条街区还是可以成为建筑的历史博物馆,反映这座城市演变的脉络。你在这条街上一走,可以看到几百年杭州的变迁,这也是一种成功。当时专家的做法是老房子要保护下来,新房子全拆掉,以1949年为界。我不同意,我认为新房子也不能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拆一幢房子,成为了全国的样板。发展旅游有“大拆大建”和“有序更新”两种选择,至于选哪一种,当然要因城、因区制宜。
举措3:实施商业特色街建设,打造城市休闲旅游“新街区”
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构建现代休闲区块,是发展城市旅游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要做好“城市旅游”文章,必须建设集购物、休闲、度假、观光、艺术为一体的商业特色街区。近年来,杭州在经历了有效管理、有机整合、有序开发后,已拥有包括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武林路时尚女装街区等在内的15条商业特色街区,其中有8条为国字号商业街。在中山路商业街两边的企事业单位,原则上全部搬迁,在御街搬迁过程中,两边市直机关共有五万多平方米的房子带头搬迁,腾出以后交给管委会,然后变成了商业街。
举措4:实施“四大改善工程”,让古巷老宅成为旅游“好去处”
要做好“城市旅游”文章,就必须善于利用传统的街坊里弄文化。近年来,杭州实施了“背街小巷改善”“庭院改善”“危旧房改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改善”四大民生工程。这“四大改善工程”,不但是一项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群众最欢迎的“民心工程”,而且是一项传承城市历史的“文脉工程”,也是拓展城市旅游的“延伸工程”。杭州的每一条背街小巷、每一个社区院落、每一幢居民住宅,已成为杭州文化的“陈列馆”、城市旅游的“兴奋点”。实施四大改善工程,使原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提高,不让他们因为保护而受损。三千多条背街小巷,一千多个庭院,三万多平方米危旧房全部进行了改善,这四大改善都是在六百平方公里之内的,打造旅游综合体,在主城区取得了明显效果。
▲杭州西湖断桥残雪
举措5:推进特色博物馆建设,开辟城市文化旅游“新领域”
近十多年来,杭州在实施城市建设重大工程中,新建、修缮、恢复了近一百座具有杭州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美术馆、工艺馆、图书馆和文化馆等,茶叶、丝绸、中药、瓷器、围棋、国画、篆刻、国乐、工艺美术等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杭州几乎一应俱全,并集聚了一批湿地、湖泊、江河、运河等水资源为题材的“国字号”博物馆,使杭州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习近平同志2008年任军委副主席时考察良渚博物院,我在中巴车上跟他汇报,良渚的考古有了重要突破,发现五千年遗迹的古城,实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听完这个汇报,习近平同志临时改变了日程,花了半天时间考察良渚博物馆。
举措6:打造“西博会、休博会、动漫节”三大会展产品,培育城市会展旅游“新品牌”
发展会展商务旅游,打造“注意力经济”,是构建观光游、休闲游、会展游“三位一体”大旅游格局的应有之义。要做好“城市旅游”文章,必须打响杭州会展产业“新品牌”。目前,西博会、休博会、动漫节等节展活动,为杭州赢得了“中国最佳会展城市”“中国魅力节庆城市”和“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荣誉。g20峰会的召开、亚运会的筹办,为杭州推动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举措7:推进十大特潜行业发展,开拓城市旅游“新蓝海”
培育城市行业,拉长城市旅游产业链,是推进城市旅游发展的后劲所在。包括美食、茶楼、疗休养、演艺、化妆、保健、女装、婴童、运动休闲、工艺美术等十个行业,是杭州的“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十大特色潜力行业”是中外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提供者和服务者,极大地丰富了杭州城市旅游的内涵,增强了杭州城市旅游对中外游客的吸引力。
在杭州,这十大行业大概有5万家企业、80万从业人员,都由行业协会作为载体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从业的企业通过行规对它进行约束,通过法律进行管理。只要杭州数万家“十大特色潜力行业”企业都成了城市旅游产品,杭州这座城市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巨型旅游产品。
举措8:打好“杭州牌”“浙江牌”“中华牌”“国际牌”四张牌,打造世界级旅游“新产品”
整合国内外旅游资源,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是推进城市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做好“城市旅游”文章,必须增强城市旅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杭州不但在单个旅游产品的开发、包装、提升上下功夫,高度重视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对旅游产品表现形式的重新包装;同时,更注重对全市、全省、长三角乃至全国旅游资源整合,努力打好“杭州牌”“浙江牌”“中华牌”“国际牌”。
最典型的例子是杭州在拓展国际旅游市场的时候做过一个深入研究,发现拓展国内旅游市场杭州单打独斗还是有底气的,但是拓展国际旅游市场以及港澳台等境外旅游市场,杭州必须要联手周边旅游资源才能跟国内其他旅游城市竞争。
十七年以前杭州的入境游冷清。当时对于境外游客来说,最热的旅游线路是北京、西安,桂林有山水,甚至深圳也拥有从香港入关非常方便的优势。这些旅游线的吸引力远远超过华东地区任何旅游线,包括上海到杭州的旅游线。杭州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出路就是要打好“中华牌”,然后才能打好“国际牌”。因此杭州市委市政府修建了杭黄高速公路,通车之后,从杭州到黄山只需要两个半小时。黄山离杭州只有三百公里,可是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却在51岁的时候才第一次到黄山,而此前杭州99%的人没有到过黄山。黄山知名度如此之高,为什么没有去呢,就是因为交通受阻。高速公路修成了效果非常好,现在我们又在修高速铁路,建成后只需要1小时车程。杭州到上海的高铁是一个半小时,今后铁路达到350公里时速的话,从黄山到上海一个半小时,三者联手打造黄金旅游线。再举个例子,2016年g20期间,杭州整个城市放假7天,黄山的旅游局统计了一下,那一周三分之二的游客是杭州人,就是因为这条高速公路的开通,我们共同打造了一条旅游线路。
我爱人的老家是日照,我发现如果日照的滨海旅游产品能够发展好的话,瞄准的绝对不仅仅是山东市场,因为山东已经有青岛、威海和烟台三个兄弟滨海旅游城市。如果鲁南高铁一通,日照就变成浙江游客进入山东旅游市场的第一站。
举措9:实施旅行社扶强扶优政策,提升旅游服务“软实力”
旅游业要发展,旅行社是关键。旅游市场的主角不是景区景点、宾馆饭店,而是旅行社。旅游产品链很长,从景区景点一直到旅游的消费者,但是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旅行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承上启下的环节。旅行社一头连着景区景点、宾馆酒店,一头连着最终的消费者也就是游客,而中国除了中青旅、港中旅这些大的旅游集团,大部分都是小的旅行社。中国的模式是景区搞旅行社、酒店搞旅行社、甚至车队搞旅行社,而国外恰恰相反,是大的旅行社下面有景区、宾馆、饭店,就像港中旅,像中青旅。杭州的旅行社数量甚至超过广州,但是小而散。要做好“城市旅游”文章,必须提高城市旅游服务水平,尤其是旅行社的服务水平。近年来,杭州始终把旅行社视作工业企业、视作高新技术企业来抓,每年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推进了宾馆、旅行社建设和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提升。
举措10:实施三大旅游管理创新,构建城市旅游“新体制”
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推进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为加快城市旅游发展,杭州先后实施了三大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成立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二是成立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三是西湖区与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实行合署办公,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委托西湖区委、区政府管理,探索构建了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旅游管理“新体制”。
城市管理者的“痛苦指数”越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越高
过去10多年,中国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困难不可谓不大,挑战不可谓不多,但我们靠发扬“干”字当头的精神,克难攻坚,迎难而上,破难前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干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正是对“干”字最铿锵有力的诠释。“实干”才能成就中国梦。“实干”二字的深意,既在于“埋头苦干”,更在于“认准了就干”。我认为今后10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同样不会平坦。我们仍然要大力发扬“干”字当头的精神。什么叫干部,干部就是干活的人。干才是马克思主义,干才是社会主义,干才能推进高质量的城市化。今天,当干部,特别是城市的领导干部,要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