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泥鳅到底用不用去内脏?这个问题找泥糖小丫来回答算是找对人了。我居住的小村子除了黄蟮多就是泥鳅多,若没有哪么多的“小伙计”,要不怎对得起“烂泥塘”这个村名。
一说起泥鳅这小家伙,小丫我可没少捉没少吃,但泥鳅滑不溜湫的不容易捉,而且鬼精,一听到有人的脚步声就污到泥里了。
捉泥鳅是我小时候的乐趣之一,常常不穿鞋子在田埂上行走如飞,徒手就可以捉到泥鳅。我们捉到泥鳅后就放在洋铁桶里养着,攒到一二十条的时候在吃。
捉到的泥鳅在清水里养上几天,让其吐尽淤泥,吃的时候自然就没了泥巴味。也可以在桶里放入辣椒让其吐泥吐得更快。我们农村人吃泥鳅从不剥肚子,真的,因为这样吃着营养。
泥鳅从美食方面来看肉质鲜美,嫩软可口。从医药方面来看能补肾,益气,升阳固本。从营养学方面来看含有多种对人有益营养元素。而对我们农村人来说就是能解馋。
小的泥鳅可以在栎炭火灰里烧熟,拍去灰放在石臼里,加入盐巴花椒香椿籽和新鲜小米辣舂吃。
也可以烧一锅水,把小泥鳅放在塑料袋里,然后放进烫死,烫时的泥鳅会产生很多粘液,这些粘液不用洗去,据“村会吃”说这样做出来的泥鳅比较鲜甜。
然后下油锅炸,这样炸泥鳅一来可以防止其受热乱跳,二来可以使味道更加淳正。待到炸至软硬适中时,就可以撒上花椒粉和盐巴吃了。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把炸好的泥鳅配上炸泡的腊肉皮,粉丝和薄荷,大蒜,酱水,辣椒等调料一起煮,吃起来香味扑鼻,口齿留香,是我们彝家人常吃的特色菜。
泥鳅有些很肥大,通身肉嘟嘟,肚子黄黄的,这样的泥鳅也有的人也用剔黄蟮的方法把肉剔下来煮吃。就是把泥鳅头钉在特制的板上。
然后用很锋利的刀刃剔下身子两边的肉,血顺着刀尖流到盆里,炒的时候和着血水一起配上韭菜和大蒜,吃起来鲜美无比。
骨头和内脏也不放过,在铁锅里煸干,然后在放到石臼里舂吃。据说用鲜黄蟮血和泥鳅血可以治中耳炎,虽然是偏方不科学,但在农村里还是有人用的。
端午节前的泥鳅和黄蟮一样是最好吃的,它腹中有黄生生的仔,一起和泥鳅炸熟相当的美味。
离我们村不远的地方有条小河,雨季的时候涨水,水退后遗留下一大片淤泥,常年累月,就成了一块田,于是父亲就在这块淤泥里种上一片茭瓜。
他从来没想到过这片淤泥里会有哪么多泥鳅,拔茭瓜时,他捉到很多的泥鳅,足足有好几桶,通体肥胖,又大又粗,鲜活得很。
有人教我,在炒泥鳅时防止它乱跳,可撒盐辣死,当我把一把盐撒到泥鳅身上的时候,泥鳅立马发出吱吱吱的叫声,拼命在蠕动,而且分泌大量粘液。
当时我感觉自己是那么残忍,从此以后不再吃泥鳅。后来,为了防止洪灾,社区用挖机清理了河道,那片淤泥地也被铲除掉了,那的泥鳅也没人再去捉过。
现在一看到泥鳅就会想起小时候唱的捉泥鳅的儿歌,你也会唱吗?
回答者:【福爸聊营养】大家好!我是福爸,临床营养师。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
泥鳅小时候可没有少吃。那时候住在江南水乡,到处都是小河池塘水稻田,泥鳅也是无处不在。家里穷吃不到荤腥,好在河里鱼虾众多,半大孩子们经常下河摸鱼捉虾,泥鳅就是抓得最多的几种鱼之一。
有时候肚子饿了,抓到泥鳅直接扔火堆里烤着吃,内脏都不去。大部分时候会带回家,家长还是会清洗掉内脏,基本都是红烧了吃,很少油炸,因为没有那么多油。
现在条件好了,反而很少吃泥鳅了,涮火锅的时候会点上几条。倒是听说现在有些饭店宣传吃泥鳅要连内脏一起吃,据说营养好还保健。其实泥鳅的内脏没啥保健作用。虽说泥鳅内脏少,可是泥鳅还是有胃肠道的,胃肠道里还是会有一些不雅物质的,你懂的。另外细菌也是肯定会有的。所以吃泥鳅最好去内脏。对于那些坚持认为泥鳅就该连内脏吃的人,我也没话可说,只是建议一定要煮透炸透,免得吃了生的闹肚子。